人形机器人产业梳理:爆发元年,空间无限(附股)

作者:juecan 时间:2025年05月05日 分类:脱水研报

国内外产业政策频出,产业联盟和基金陆续成立

国家政策:多条政策出台,鼓励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

国家层面持续推出人形机器人支持政策,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。2023年11月,工信部发布《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》,首次对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出系统性指导意见,明确到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,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,这标志着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。2024年3月,工信部发布《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》,首次针对人形机器人发布专项政策。政 策的出台将有效促进技术创新、产业链完善,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工业、养老、服务等多领域加速落地。

地方政策:各大城市积极跟进,相关政策陆续出台

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,国内各大城市积极跟进,出台相关政策助力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发展。北京发布《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 产业培育行动计划 (2025—2027 年)》征求意见稿,计划到 2027 年培育 50 家以上核心企业,推出 50 款以上产品,实现规模化行 业应用 100 项以上;上海、广东、杭州等地也出台相应政策支持产业发展。这些政策从技术研发、产业培育、人才吸引等多维度发 力,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,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,助力人形机器人在各领域加速落地。

产业联盟和基金:多点开花,共促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

在国家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大力扶持的背景下,各地以成立产业联盟和产业基金的方式促进产业发展。2024年4月,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联盟正式成立,联合优必选、小米等领先企业,通过整合创新资源,深化产学研合作,全力推动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。2025年2月7 日,广州市智能装备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也宣告成立,联合越疆机器人、新松机器人等重点企业,聚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。

产业基金也在各地踊跃设立。仅2024年,国内就有多家产业基金成立,总投资规模数百亿元。产业联盟与基金的成立促进了产业链上 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,有望助力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快速落地。

海外政策:通过补贴、减税等政策支持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

在全球科技竞争的大格局下,各国通过补贴、减税等政策支持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。美国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巨大,2024年发布的 《AI政策路线图》,通过专项研发补贴、税收优惠等举措,吸引大量资本涌入人形机器人赛道,为研发先进传感等技术的企业提供高额 补贴;加拿大通过制定针对性政策助力国内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和硬件发展;日韩围绕自身的核心技术进展战略布局。

人形机器人企业百花齐放,量产将至。

来源:国信证券

相关推荐